当代杂文三十年:“北京市杂文学会”成立

2024-05-06 07:21 阅读(?)评论(0)

当代杂文三十年

——1984年—2014

吴营洲


“北京市杂文学会”成立

  

19851130,北京市杂文学会成立,挂靠在北京日报社。

亲历其事的柳萌,追忆过其间的所见所闻[1]

198412月,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,曾彦修、邵燕祥、蓝翎、牧惠等几位杂文家,特意找到柳萌,希望他组织与会的杂文作者,发个倡议书,要求在文学界给杂文一定的地位。柳萌当时在《新观察》编杂文,和各位杂文作者都熟,于是就出面把出席此会的杂文作者约到了一起,共同商讨有关杂文创作方面的事。

在这次的碰头会上,有人提出,搞个全国性的杂文组织,附属在中国作家协会。后来大会认为,组织全国性杂文组织有“难度”,还是不办为妥。所谓“难度”,不外乎杂文的特殊性,领导者担心“惹祸”,尤其不想让写杂文的“组织起来”。这件事情也就搁置下来了。

在中国作协,散文、诗歌、小说、报告文学、散文诗、古典诗词都有学会,连传记、纪实、寓言都有,唯独杂文没有。这或也是“国情”所致。

这一想法流产后,几位首倡者好像也就死了心,从此无人再提此事。

有知情者称:“几年前上海有位名家曾倡议成立‘杂文学会’,出一本‘杂文’期刊,可是至今一直未闻楼梯响,人更下不来。何难乃尔!”[2]

没想到,在北京的几位较年轻的杂文作者、编者,却在几位有官职身份的杂文家的支持下,做成了这件事情。

1985年秋季的一天,求是杂志社的孙士杰,解放军报社的李庚辰,分别打电话给柳萌,请他到胡昭衡家,说是一起商量点儿事。

胡昭衡是位官员,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,后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,其时,常以李欣这一笔名撰写杂文。据称,其文名远远超过其官名……

胡昭衡家住木樨地,即外界通称的“部长楼”。到了后柳萌才知道,来的人除了孙士杰、李庚辰,还有《人民日报》杂文编辑刘甲。这就是说,北京的主要杂文阵地——两报(《人民日报》《解放军报》)两刊(《求是》《新观察》)的编辑,都到了。

为什么要到胡昭衡家商讨此事呢?除了杂文因素外,再就是彼此都熟——胡昭衡和李庚辰是河南同乡,和孙士杰在内蒙古党委是上下级,和柳萌是旧相识,和刘甲是作者与编者的关系一直有交往——聊天儿议事也就较为随便。

就是在这次的五人商谈中,有了成立杂文学会的意向。当柳萌把作家协会开会期间几位杂文家倡导成立学会受阻的事,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之后,考虑到杂文学会不便挂“中国”二字,有人就提出搞个北京市杂文学会。可是带“北京”二字就得找北京市领导,此时掌管北京市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官员,恰好是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徐惟诚。大家知道,徐惟诚本人也是位杂文家,经常用余心言笔名发表杂文,这样沟通起来估计会更容易些。只是由谁去找他,这是个关键问题。经过一番商讨,大家希望胡昭衡亲自出马。徐惟诚是官员兼杂文家,胡昭衡也是官员兼杂文家,他们二位说起话来会方便些。这是第一次商量定下的事情。后来起码还有一两次,大家研究具体事宜,地点还是在胡昭衡家里。

这种“策划于密室,游说于高层”的策略,颇为有效。我国历代许多的重大决策,均是在密室完成的。有段子称,与会人数越多,会议就越不重要;反之则相反。还有段子称:小事开大会,大事开小会,天大的事不开会。这或是中国特色。知者自知,恕不举例。当然,就此事而言,对于我国杂文界,自然是件好事。

柳萌称:经过两三次蕴酿和联系,原来只是意向中的杂文学会,终于正式成立,名为“北京市杂文学会”。19851130日,成立大会在北京日报社礼堂召开。大家按事先议定的候选人名单,选举胡昭衡为会长,徐惟诚等人为副会长。

于浩成也撰文回忆过这段历史:

 

大约在八十年代,《人民日报》的刘甲和其他一些人,说鲁迅的杂文时代已经过去,现在需要的是新时期的杂文,其意思很明显,就是将杂文作为抨击时弊,保护人民的这个工具,变为歌颂现实的一种手段,当时曾老(曾彦修)和牧惠针锋相对的对这种主张加以批驳。

在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期间,曾老、牧惠曾找过我议论,申请在作协成立杂文学会,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学会没有成立起来。

后来北京市成立了一个杂文学会,因为是地方性的,曾老和牧惠都没有参加。他们让我参加,因为借这个平台可以跟刘甲他们讨论一些问题。在这个会上,我被推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,刘甲则是秘书长。[3]

 

另有论者称:

 

……北京杂文学会,名为北京杂文学会,其实并不只是北京市的学会,这个学会当年是以北京市、央媒和解放军媒体的相关人士共同组成的,会长先后由多名擅长杂文的省部级领导担任,规格相当高。然而,这个学会有两个“硬伤”。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,有人提出了“新基调杂文”的理念,主张当代杂文应“洗尽鲁迅式杂文基调的残痕”,“以国家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,反映国家主人翁的呼声和情感”,这样的理念不为很多杂文界人士所接受,而北京杂文学会相对偏向“新基调”,结果造成了北京杂文界的分裂,一批杂文大家如曾彦修等人,与学会老死不相往来。二是学会主要依托官媒系统,会员也多在体制内发展,而今天北京外来人口已近千万,且多在体制外,学会与这庞大的群体基本是游离的。[4]

 

 



[1]柳萌:《见证第一个杂文学会成立》,《文坛亲历记》,东方出版社。附言:柳萌称北京市杂文学会是“我国第一家杂文学会”,其实这个说法是错的。北京市杂文学会成立于19851130,而河北省杂文学会成立于1983114。河北省杂文学会是第一个成立的。《杂文报》第一任总编辑韦野曾撰文回忆过这段历史: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,19839月我们取得高扬、高占祥同志的支持,酝酿成立一个杂文组织,那时全国尚无此组织,起个什么名字呢?叫‘杂文工作者协会’吧,杂文作者并非是工作者,不合适;叫‘杂文协会’吧,以文体命协会不妥当,也讲不通。经过多次考虑,在向‘社联’汇报的一次碰头会上,我建议命名为‘杂文学会’,诗歌可称为‘诗学’,研究《红楼梦》可称为‘红学’,杂文怎么不可以有杂文学?于是这个全国第一个杂文学会的名字就定了下来。”参见韦野:《文林漫议》,花山文艺出版社,19906月,第71页。

[2]林帆:《杂文九讲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10月,第1页。

[3]于浩成口述、史义军整理:《于浩成:沉痛悼念严秀曾老》,共识网,http://www.21ccom.net/articles/history/xiandai/20150309121941.html

[4] 李清:《愿如秋叶之静美——悼著名杂文家朱铁志》,今日头条,http://toutiao.com/i6300514293414625793/
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4-05-06 07:48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