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楼两地书》里的胡文彬

2013-09-01 14:31 阅读(?)评论(0)

《红楼两地书》里的胡文彬

吴营洲

 

与胡文彬先生虽然“认识”有年,却始终“缘悭一面”,对他所有的了解,均来自他众多的红学著述,以及一些报刊记者对他的采访。我所“看到”的他,不是在书斋里勤奋耕耘的背影,就是在讲坛上或“正襟危坐”或“侃侃而谈”的长者形象,然而收到他惠赠的《红楼两地书》,通读之下,对他又有了些新的认知。

《红楼两地书》是胡文彬先生与大同刘福林先生就“红学”人物方面进行交流的通信集。正如刘福林先生在书中所说的:“……读书是一回事,书比较系统,也比较严谨;读信又是一回事,信比较随意,比较亲切……”

这些信札,虽然他俩在写之前就是以“公开发表”为目的的,落笔时自然会有所“顾忌”,得考虑“社会影响”“他人感受”“主旋律”“正能量”等等,但读过之后,依然感到这些信札仍是他们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,仍是他们多年来读红心得及人生感悟的坦诚交流,而且时不时地或在不经意间,便会看到一些那种属于“悄悄话”、“唯有友人间才会说”、有点“原生态”性质的文字,令人备感亲切、真实……

胡文彬的生平简介先前我是知道的:193910月生于辽宁省盖平县九区盆窑村(今大石桥市)人,祖籍山东黄县凡姆角(今龙口市)……但读了这本书,我知道他小时候的一些个人经历,及历经红尘后的某些所悟所感——

他读小学时,“很苦”,也“很刻苦”:每天放学要上山打柴,供全家一年的“烧柴”,之后再在小油灯下温习功课……

他长到六七岁后,时常跟在母亲的身边,到三四十里路外的亲戚家“告贷”,宛如刘姥姥的孙子板儿。板儿那种怯生、好奇、顽皮的样子,让他感到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回味……

他辽南的山区,有道“秀才岭”,有点像“太行、王屋二山”,阻隔着“外面的世界”。因此,走出“秀才岭”,是当地人祖祖辈辈的希望。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把他一家人领出了那道岭。他的父亲是位泥水匠,八级大瓦工,油建工人……

更为幸运的是,在他的童蒙阶段,遇到了他的“启蒙师尊”——小学时的班主任王福恩老师。200910月,胡文彬专程赴辽宁探望王福恩老师。当他在一个山沟沟见到八十余高龄的老师,并拥抱在一起的时候,惊喜得满面泪流……

胡文彬是个读书人,他196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,曾任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、《新华文摘》编辑室编辑,19872月调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任副所长、研究员……因此在他的骨子里,有着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士子情怀,这些在书中时不时地便会流露出来。在此不妨顺手摘抄一段:

 

……我很努力,小学毕业(1955年夏)便被保送到盖县四中,从此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工人家庭中,告别了我魂牵梦萦的故土。如今回想起来,广大农村的孩子们并不比那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愚笨,只要给了他们条件,他们同样可以成为国家的良材。加强农村的教育,不要使那些可以成材的幼苗枯萎了。农村教育应该成为今日的教育重心、中心。救救孩子,首先应该是救救那些挣扎在农村的孩子们!开放改革好,但期盼能对农村的孩子们“开放”,“改革”首先能“改革”农村的教育。给他们一点力,他们就会为国家、民族贡献出自己的才智和力量!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期盼和呼唤,因为我们经历过,是一个永恒的梦想啊!

 

当然,这本书既然名为《红楼两地书》,其主要内容自然是谈《红楼梦》的。该书的后记称:“我们的通信持续了13个月,共计写了171封信,重点讨论了60个《红楼梦》中的人物,涉及的其他人物无计。”窃以为,对任何一位《红楼梦》爱好者来说,这本书都是“饕餮大餐”。

 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3-09-01 14:39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