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志正文
|
||
“情”被“无情”无情地毁灭 ——浅析《红楼梦》的悲剧性质 吴营洲
[内容提要] 《红楼梦》是一部展示人世间“情”与“无情”大搏斗的大书。它通过书中的人物及故事,真实、形象地展示了这一大搏斗的全过程。而“大搏斗”的最终结果却是:“情”被“无情”无情地毁灭了,人世间落得个“千红一哭”,“万艳同悲”,“白茫茫大地真干净”。
一部《红楼梦》,充分展示了人世间的“情”,也充分展示了人世间的“无情”,更是展示了“情”与“无情”在人世间的矛盾、冲突,以及相互较量、搏杀的全过程。
《红楼梦》充分展示了“情”
在曹雪芹所处的那个时代,还不懂“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”等等核心价值观,也没有“尊重人的个性”“维护人的尊严”以及“天赋人权”等等理念,但是在曹雪芹的脑袋里,已经认识到了,唯有一个“情”字,才能杜绝人世间种种苦难种种悲剧。一部《红楼梦》,其实就是借助一个“情”字,来讲述曹雪芹自己对人生、对社会、对尘世等的根本认识的。曹雪芹就是通过他的《红楼梦》,通过《红楼梦》中的人物与故事,让读者一点一点地来认识“人”,认识“人”的方方面面的,包括生之为人应该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,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才是最完美的,从而彻底否定了封建宗法社会,否定了那种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、并不是把所有的人都当人的社会制度。然而这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,《红楼梦》是一部反封建、反专制、反满的反这反那的书。曹雪芹什么都不反,唯独“反”一切有违人性、“无情”的制度及观念。 人世间的“情”,包括爱情、友情、亲情、恩情等等,曹雪芹在他的书中,所尊崇和着力想弘扬的就是一个“情”字。举个小例子,曹雪芹仅仅是“把人当人看”这一点,就富含了“情”,他的思想及理念,就远远地走在了“时代的前面”,即便是两百多年后的今天,在一些人的观念里,人仍是分三六九等的,人与人仍是不平等的,在一些人的眼里,尤其是在一些权势者的眼里,仍是没有“把人当人看”的。《红楼梦》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,绝对不是“误打误撞”的结果。 人世间有“有情”的,自然就有“无情”的。这是相辅相对的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混迹道观的贾敬,欲娶鸳鸯的贾赦,轰走金钏、晴雯的王夫人,整死贾瑞、尤二姐的王熙凤,忘恩负义、见死不救的贾雨村等,都是“无情”的。千百年来经统治者颁定认可的礼法、家法等,也是“无情”的。令人痛心的是,在《红楼梦》中,那些有“情”的,偏偏让那些“无情”的人肆意地蹂躏、绞杀,而最后,有“情”的被“无情”无情地毁灭了。一部《红楼梦》所展示的,就是这种悲剧。 在人世间,当然还有“滥情”的,像《红楼梦》中的贾琏、贾珍诸人的贪婪、好色、骄奢淫逸等,就是“滥情”。但曹雪芹并不欣赏“滥情”,也不想让读者欣赏,只是让读者知道,有一种人是“皮肤滥淫”。这是《红楼梦》与《金瓶梅》的根本区别。《金瓶梅》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,没有《金瓶梅》就没有《红楼梦》,但这两部书作者的创作主旨、思想境界、审美情趣等,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或许是,《金瓶梅》说书艺人的脚本,为了吸引更多的底层听众,艺人们只好加些性爱情节,而《红楼梦》则不同,《红楼梦》为“非传世小说”,并不在意读者多寡。
《红楼梦》是在为“情”作传
一部《红楼梦》,名为“闺阁昭传”,其实是在为“情”作传。曹雪芹通过他笔下的一个个女子,展示了各式各样的“情”,也展示了“情”的各个方面。 木心先生在其《文学回忆录》中写道:“黛玉、宝钗、湘云、晴雯、妙玉、可卿、尤三姐、宝玉、秦钟、柳湘莲、琪官,各有各的可爱,令人应接不暇。”[1]在我们看来,这里所说的“各有各的可爱”,就是充分展示了各式各样的“情”。因为有“情”,所以美好。 据脂批可知,曹雪芹在全书结束时,不但排出了《情榜》,还给上榜人物加了考语。书中明示过的,有宝玉(情不情)、黛玉(情情)……书中暗示过或被人附会上去的,有探春(敏情)、湘云(憨情)、妙玉(度情)、迎春(懦情)、惜春(绝情)、巧姐(恩情)、李纨(槁情)、英莲(情伤)、平儿(情和)、尤三姐(情豪)、尤二姐(情悔)、晴雯(情灵)、袭人(情切)、鸳鸯(情拒)、金钏(情烈)、紫鹃(情慧)、司棋(情勇)、玉钏(情怨)……如此等等,百人百性,这分明是在为“情”作传。 詹丹先生在其《红楼情榜》一书中写道:“红楼世界是一个情的世界,红楼文化是一种情的文化,情不但充溢在红楼人物的心田里、凝聚在他们互相的交往中,使他们为情而爱、而恨、而喜、而怒、而手舞欢跃、而捶脚落泪。情也辐射在一个至广大至悠远的时空里,在曹雪芹的笔下,它打通了人与自然的隔绝,仙界与俗界的差异,往古与当下的分离:因为情,他们走到一起;因为情,女娲补天、因为情,石头通灵;因为情,神瑛浇灌;因为情,双真入世;因为情,大观园里的众姐妹或痴或迷或进或退,也让一直为情所困扰的贾宝玉或惊或叹或钟情或遗情。在情榜中,作者排开一个强大的有情者的阵容,赋予情一种永恒的神性……”[2] 刘同旺先生在其《情溢〈红楼梦〉》一书中写道:“《红楼梦》是一部写情的书,是有情与无情的纠葛,是赞美有情,批判无情,劝人‘积善行情’。一条主线,写的宝黛之情。支线多多,情也多多:司棋与表兄的恋情,贾芸与小红的私情,秦可卿的真情,元妃的亲情,夏金桂的妒情,薛宝钗的误情,晴雯的用情,冯渊的钟情,尤三姐的烈情,刘姥姥的忠情,倪二的侠情,尤二姐的苦情,甄士隐的隐情,石呆子的爱扇之情以及许多的爱物之情,古今之情,乡风乡土之情,风花雪月之情,天上人间之情等等。尽由着一个情字引领着,因情而起,因情而至,因情而终。只是由于环境的恶化,各处无情的脏水、脏物都要流向河里,致使河水污染,情河变成了无情河,以至最终带来《红楼梦》的悲剧结局。”[3]
谈“情”的本意是“让世界充满爱”
人类的根本问题,就是人在这个世上,活的有没有“尊严”,身心有没有“自由”,是否有“幸福感”,能不能感受到尘世的可爱……而这一切,在曹雪芹看来,唯有靠着这个“情”字,才能得以实现。一个“情”字,是曹雪芹阐述自己“思想认识”的最根本的一个介质。 晴雯“撕扇子”这一情节,有人说她过于“任性”,也有人说她有些“侍宠”,其实,她是通过“撕扇子”这一行为,来维护自己的“尊严”。晴雯心中有“情”,对宝玉同样有“情”,而她这个“情”,偏偏受到了宝玉的奚落、轻诲,于是便通过“撕扇子”这一“极端行为”,来维护自己的“情”,来维护自己的“尊严”。以至于最后使宝玉认识到:“在社会生活中,人是第一位的;人比物重要。”这就是晴雯对宝玉“教育”的结果。 在《红楼梦》中,晴雯有句判词,说她“心比天高”,这个“心比天高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从大的观念来看,晴雯的“心比天高”,绝对不是嫁给个什么“王公贵族”,好享受荣华富贵。而是她所追求的,就是独立的人格,就是人的尊严。在晴雯的眼里,是没有等级观念的。唯有如此,才能打交道。 晴雯的性情,是宝玉所赏识的,也是与宝玉特别相符。所以在晴雯故去后,才有宝玉的《芙蓉女儿诔》这一千古绝唱。 晴雯的“心不天高”,其实就是她想追求人的“尊严”“自由”。而这点,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环境,又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,所以才说她是“心不天高”。
“情”是让人回归到人的本性
《红楼梦》的后四十回,在处理人物方面,基本上都不太成功。难怪总是有人在说“后四十回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”。然而,曹雪芹的“原意”究竟是什么,尽管言人人殊,但我越来越认为,曹雪芹就是想通过这部书,通过书里的一个个人物,来展示一个“情”字。 曹雪芹对“情”的理解,其实是超越阶级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宗法制度的,自然也超越了儒释道等等传统思想。其“原意”就是让人回归到人的本来心性上来,回归到“情”字上来。比如说,贾宝玉和晴雯的关系,本就是主子和奴才,但贾宝玉并不这样认为。晴雯也不这样认为。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。这才是真正的“情”。惟有超越了这种上下尊卑等非人性的东西,人与人的相处和谐的。在封建专制社会,奴才一直是被欺压的,但欺压到一定程度,是要反弹的。这种反弹,其实就是想回归到“情”字上来。 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的整理者,对曹雪芹的这个“原意”并不理解,因此由他们整理出来的后四十回就有违了曹雪芹的“原意”。诸如赵姨娘与王熙凤的死,肯定是不符合曹雪芹的“原意”的。赵姨娘死时的样子那样恐怖,那样丑陋,而且是一种“因果报应”。曹雪芹怎么可能会这样写呢?曹雪芹对谁都是怀有“悲悯”之心的,对谁都有“情”,自然也包括对赵姨娘。还有王熙凤,后四十回写王熙凤“死”后,用破席子一卷,被人拖着在雪地里走。怎么可能是这样呢?在前八十回中,曹雪芹关于凤姐的最终结局有个说法,就是“哭向金陵事更哀”。如何理解这句话呢?在我看来,就是贾府被抄后,她哭着走向了金陵,然而到了金陵之后,发现金陵“甄家”的情况更糟。她所看到的景象,比“贾家”更惨。更感觉自己是“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”。王熙凤感到最悲哀的东西是什么呢?是她意识到自己错了,开始忏悔了。然而她的“忏悔”,却得不到他人的理解,也不被“社会”所承认。连“忏悔”都没人接受,这才是她感到最为悲哀的。王熙凤的“忏悔”,其实就是她内心深处“情”的觉醒,是她内心有“情”的一种展现。 人的一生,难免会做出些错事,伤害了他人,对不起父母、亲戚、朋友,或其他什么人了,然而有一天,他意识到自己错了,想找自己的亲人诉说,可是此时,却找不到了。或者找到了,依然得不到谅解。曹雪芹的深刻无处不在,自然也表现在这里。 曹雪芹的思想境界,绝对不是让赵姨娘、凤姐等人死得很难看,好让读者出出气。那其实是一种小人心理,太小家子气,太“无情”了。而曹雪芹对人,很大气。大气磅礴。 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的整理者,不理解曹雪芹,也不如曹雪芹深刻,因此他们整理出来的文字,远远达不到前八十回的水准。但他们不是“篡改”,而是没有整理好。他们的本心是想整理好的,只是他们对人对社会的观察,对“情”,远远没有达到曹雪芹那样的深刻程度。
后四十回其实也不乏“情”
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在叙述方面,客观地说,还是不乏出色的地方,即便是在“主旨”方面,也十分接近前八十回。以至于有人怀疑“后四十回”是不是就是或者大部分就是曹雪芹的“原稿”。 黛玉的死,表达了曹雪芹对人生的基本看法。黛玉死的时候,应该是没有怨恨没有眼泪的。她到这尘世来,就是来报恩的,就是来还泪的,恩已报,泪已干,心事已了,怎会还有“怨恨”。她临终前说的那半句话“宝玉宝玉你好……”,究竟是“你好什么”?绝对不是“你好狠心”“你好没良心”等,在我们看来,而是“你好我自好”(黛玉语,见第二十九回)。这里就充分地体现出一个“情”字,也与《红楼梦》结尾处“情榜”上对她的评语“情情”相吻合。 贾母的死,把钱财全部散给儿孙,有一种人间烟火味,也就是有一种人情味,这就是展示了“情”。 贾母所担心的,不是贾府的后人没有饭吃,没有房子住,而是一种良好的家庭秩序被打破了。从《红楼梦》的前八十回看,这位老人懂的许多事情,看什么事情心里都明镜似的,但又总是含而不露。贾母留给她后人的财富,就是你们这些人,不要再斗来斗去、争来争去的了,世上什么最宝贵呢,就是儿孙满堂,家庭和睦,是子孝妻贤,是一种良好的父慈子孝、长尊幼卑的家庭秩序。 贾母所思考的,不是如何地保持住这个百年望族,如何地重振家业,而是让这个大家族,处在怎样的一种秩序下。让家庭处在一种长尊幼卑的秩序里,这种理念贾母自然是一直都有,但她的出发点一直是源于封建礼教,而后来,在她的晚年,在她临终的时候,则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了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宝玉是“情不情”的,也就是对什么都爱。你对我有情我爱你,你对我无情我也爱你。有“爱”无类。对于宝玉这种人生态度,许多人都是不认可的,在前八十回中,贾母也是不认可的,但贾母在她临终时,认可了贾宝玉,肯定了贾宝玉。 一个人的思想,肯定是会有变化的。有些道理,大富大贵是不懂,到落魄时就懂了;身体好的时候不懂,身体不好的时候就懂了;活着的时候不懂,到临死的时候就懂了。王熙凤、贾母就是这样的。 那个探春,不忍心想象着她的家人蹲在某个角落里看着自己的家被抄。探春不是因为那些钱财,而是出于亲情。她不愿意让自己的家人受到伤害。这里就体现了一个“情”字。 王熙凤的“忏悔”心理,本是曹雪芹的“原意”,遗憾的是后四十回的整理者没有把这层意思“整理”出来,或是给“整理”丢了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我们不妨看看后四十回的目录,其中第一零六回写道,“王熙凤致祸抱羞惭”,“抱羞惭”不是就有“忏悔”的意思吗?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的目录,当是“原有”的,当是曹雪芹亲手拟定了的。这在脂砚斋的一些批注中是可以看出来的。但后四十回的“内文”,也许写出来了,也许没有写出来,也许写出来了而又“破损”了以至于“漫漶不可收拾”,这就需要“整理者”进行“整理”,而在“整理”的过程中,“整理者”看不清或看不懂的地方,便会依照他们自己的理解或想法去“整理”,这就有可能有违了“作者的原意”。在前八十回中对尤三姐的“整理”,便是一个显例。或许就是因为这些,有人便一直斥责程伟元、高鹗的“妄改”。其实这不是“妄改”,只是“整理者”没有读懂曹雪芹的“原意”而已。
“情”的被毁是最悲的“悲剧”
《红楼梦》描述了“两个群体”,或者说曹雪芹创造了“两个世界”:一个是大观园里的,一个是大观园外的;一个是以宝玉、黛玉等为群体的清纯世界,一个是贾赦、王夫人等为群体的污浊世界;一个代表了“情”的世界,一个代表了“无情”的世界。最终,“情”被“无情”无情地毁灭了。这种悲剧,不仅仅是《红楼梦》中那些小儿女的悲剧,其实是千古悲剧。 大观园里的那些聪慧灵秀的女孩子,最后一个个死的死,嫁的嫁,逃的逃,结局都是非常的悲惨。这是非常令人悲哀的事情。大观园里里外外最后也落了个“白茫茫大地真干净”。曹雪芹通过他笔下各种女孩不同命运,来说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,不但压制了人性,还毁灭人本身。 权势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,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,不惜泯灭人性,泯灭“情”。《红楼梦》最后的结局则喻示着,缺乏“情”的权势者,缺乏“情”的社会,最终把人类本身都给毁灭了。这才是《红楼梦》所展示的最悲的悲剧。 曹雪芹笔下的“情”,其实就是“人的天性”。一个社会一个制度或一个执政者,倘若不遵从“人的天性”,就是不遵从天意,就是“逆天”。当然,你再“逆天”,“天”也不会报复你。天有大德。它以万物为刍狗。它不会报复任何人。但是,你把美好的“情”给毁灭了,人性中的兽性便会大行其道,最终受到伤害的仍旧是你。诸如,你破坏了森林,破坏了植被,导致了洪水泛滥,山体滑坡,这不是上天在惩罚你,这是人类自己在毁灭自己。
最后修改于 2015-05-12 08:50
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
|
||
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