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杂文三十年:2011年:《杂文报》全面“改版”

2024-09-09 08:03 阅读(?)评论(0)

当代杂文三十年

——1984年—2014

 

吴营洲

 

 

2011年:《杂文报》全面“改版”

 

 

2011年底,《杂文报》进行了“版面调整”,也就是所谓的“改版”。

有读者在博客里发帖称:《〈杂文报〉改版了,可悲》:

 

午睡醒来,赖床上,顺手拿起床头的《杂文报》翻看。

有两份《杂文报》在手边,看完一份,再拿起另一份时,感觉有些陌生,可一时之间,又说不清楚哪儿不对,于是,拿出两份报纸比对,一比对才发现,原来,改版面了!难怪看着如此不顺眼!

新改版的《杂文报》,哪儿看着都不舒服。原来版面的固有气质,全被改没了。新版的设计,太俗气,太一般。这种毫无新意的改版,是因为换了领导?

订阅《杂文报》几近二十年了,在这漫漫的二十年里,只改过一次版面,并且改动不大,只是把“杂文报”几个字由原来的黑色变成红色,版面的设计比原来的更有个性。而这次,不是往好里改,而是往坏里改了。

在新版的头版,看到了一个改版说明,改版说明里有这么一句话:原有的《文化沉思》版和《读者》版取消,相关内容转到第一版。最致命的就是“相关内容转到第一版”!《杂文报》之所以让我一直坚持订阅,就是因为第一版的文章。头版的文章,不仅观点独特,而且文笔犀利,能言别人所不敢言。如果去除头版文章的内容,《杂文报》就谈不上是一份“激浊扬清”的报纸了,那么,它还用什么来吸引广大的读者呢?版面设计改了,可以接受,但是,内容如果也改头换面,还有什么意思呢。[1]

 

平心而论,这位读者的看法,十分中肯。是发自肺腑的慨叹。不是故意说给谁听的。翻看这个人的博客,竟然发现是位女性。没有想到,一位女性,订阅《杂文报》会几近二十年。

平心而论,《杂文报》的这次改版,是有违“常识”,有违报纸的基本规律的。

一般的报纸,第一版都是“要闻版”,会将最重要的信息或文章登在第一版,而《杂文报》是将原先八个版面中的一个版,“提升”到了第一版。如何会做出如此调整,当事者自会有其考虑,局外人很难知其底里,倒也不妨做如下揣测,是原来编《文化沉思》版的编辑,“升职”了,开始主持头版,但他对“文化沉思”类的稿子熟稔,属轻车熟路性质,于是就把原来的《文化沉思》版,全盘搬到了头版。

《杂文报》共有八个版,各版各有侧重,各有分工。八版是《生活随笔》版,登些性情文字。客观地说,这些文字和“杂文”并不搭界,连广义的“杂文”都算不上,属于一份报纸的“副刊”,有时甚至想:倘若《生活随笔》版的编辑也“升职”去主持头版,那么头版文章能全是“生活随笔”吗?

另有读者也在网上发帖:

 

《杂文报》好多年都不“与时俱进”了。但要将《文化沉思》和《读者》搬到一版却是吃惊,也觉不妥。窃以为,一版一定程度上是《杂文报》的灵魂之所在,虽然也常见一些不痛不痒的时评,但其总体上的批判性、胆大性还是不容置疑的。如果不是文字狱太嚣,《杂文报》是不应该降低其“二性”的。

我等虽是无法改变这窒人的气候,但唠叨几句,骂几句,牢骚几句还是要有的,也是必须的。[2]

 

时隔若干年后,还有人撰文提及这次“改版”:

 

大家都说《杂文报》突然关门是个重大事件。其实《杂文报》的关门早几年大家就有预感,认为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。为什么呢?大约从2011年以后,其文章质量就有些江河日下了。这当然有外部的原因,但其内部因素也很多。否则,河北的《杂文月刊》怎么依然办得不错?其中一条,我以为,与杂文编辑的识见和包容性有关。[3]



[1]聪儿6:天涯博客“人生何处不相逢”,http://blog.tianya.cn/post—333519—37281418—1.shtml

[2]“安徽张爱国”:《谢谢张先生的直言:关于〈杂文报〉调版》,贴于“杂文报·网上沙龙”。此博客已“设置了访问权限,你暂时不能查看”了。

[3]杨建业:《我的看法和建议》,《西部杂文》2015513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4-09-09 08:16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